国学经典起名

姜姓的来源

姜姓的来源


姜姓的来源

一、来源有三。

1、出自神农氏。

相传少典娶有蟜氏女生炎帝,号烈山氏,亦即神农氏。炎帝生于姜水,在今陕西岐山县西,因以水命姓为姜。炎帝裔孙伯夷,号太岳,虞夏之际辅佐禹治水有功而封于吕,今河南南阳西。伯夷是吕国的开国始祖,侯爵,复赐姓姜,以奉炎帝之祀。吕国历经夏商周三朝,商朝末,其后裔吕尙,也称姜子牙、太公望,辅佐周文王灭商,周初封于齐,为周朝东部的重要诸侯国。夏商以来,炎帝的姜姓后裔在西周初有齐、吕、许、申等十几国。因姜姓源自西北高原,留于陕西宝鸡、陇县一带入戎狄的史称姜戎,后来逐渐东移,到春秋中期迁晋南,附晋。齐国是姜姓后裔中最强大的一支,到战国中期,为田氏所灭,子孙分散,有以因为氏是齐氏,或以姓为氏是姜氏。姜姓的历史在5000年以上,作为氏则始于齐国灭亡之后,至少也有2300多年。

2、出自亘氏改姓。

据《通志·氏族略》所载:“亘庭昌唐上元中准制改为姜氏。”

3、出自外族的改姓。

进入汉晋南北朝之后,北方战争纷乱,政权更迭频繁,中原百姓南逃,外族入居华北。外族基因流入北方汉民中的事件不断地发生,北方姜姓中融入外族的血液主要发生在西汉以后,最重要的事件有:南北朝梁国的武兴姜氏为氐族大姓;北魏的雍州蜀族也有姜姓;北宋吐谷浑部中的羌人中也有姜姓;清朝满洲人有姜姓,世居沈阳,其先来自汉民,入旗满化,清朝中逐渐又汉化成为东北地区的姜姓汉族,另有清满洲八旗的姜佳氏族全部、章佳氏族一部集体改姓姜氏。因此,当代汉族姜姓的成分中由外族加入的数量可能远远超过了原炎帝后裔姜姓的数量。姜姓是中国最古老的姓氏之一,也是融入外族成分最多的姓氏之一。

二、迁徙分布,聚集地

先秦时期。姜姓活动的地区主要在甘肃和山东地区。秦汉时,姜姓在河南灵宝的函谷关以东已经发展为大族,遂以关东大族向西迂徙充实关中,之后在天水形成著名姜姓望族。三国和南北朝时,姜姓已经在秦川陇、鲁皖苏浙地区蔓延开来,但其人口重心仍在陕西和山东。唐宋时姜姓进入闽粤地区。清朝时东北地区,由于山东的移民和满洲八旗的全面汉化以及汉姓使用,东北地区姜姓发展迅猛,异军突起。最终形成西部四川、东部山东、东北三大块姜姓聚集区。

宋朝时期,姜姓大约有10万人,约占全国人口的0.13%,排在第一百一十位以后。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山东、浙江、河南、广东,这四省姜姓大约占姜姓总人口的80%,其次分布于山西、安徽、江西、江苏等省。山东为姜姓第一大省,居住了姜姓总人口的43%。全国形成豫、苏浙、广东三大块姜姓人口聚集区。

明朝时期,姜姓大约有26万人,约占全国人口的0.27%,为明朝第七十九位姓氏。宋元明600年全国人口纯增长率是20%,姜姓人口增长远远超过全国人口增长速度。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浙江、山东、江苏,这三省姜姓大约占姜姓总人口的58%,其次分布于陕西、福建、江西,这三省的姜姓又集中了19%。浙江省的姜姓人口约占姜姓总人口的26%,为姜姓第一大省。全国的姜姓人口流动从北向东南迁移,姜姓中心由北向东南漂移,全国形成了浙苏、山东两大块姜姓聚集中心。

三、郡望堂号

姜姓的郡望主要是天水。

姜姓的重要的堂号有稼穑、渭滨。“稼穑”堂号典出神农。传说神农氏教民种庄稼,种庄稼古称稼穑,神农氏以姜为姓,为怀念神农的功德,故以此为堂号。“渭滨”堂号典出姜子牙。商末,姜子牙胸怀大志隐居于渭河边上,垂钩钓鱼,等待英主。周文王遍访贤良,在渭河边上遇到了姜子牙,并请他担任宰相,姜子牙助周灭商,开创了周家八百年基业,后人为此以渭滨为堂号。

四、姜姓血型:

姜姓人群的血型分布总的是:O型占32.3%,A型占28.6%,B型占29.8%,AB型占9.3%。

五、当代姜姓的分布

当代姜姓的人口已达到460多万,为全国第五十位姓氏,大约占全国人口的0.37%。从明朝至今600年中姜姓人口由25余万增到了460多万,增长了18倍多,姜姓人口的增长速度远高于全国人口的增长速度。自宋朝至今1000年中姜姓人口呈直线上升的态势。在全国的分布目前主要集中于山东、河南、辽宁、内蒙古、黑龙江、吉林,六省大约占姜姓总人口的57%。其次分布于江苏、安徽、湖南、河北、浙江,这五省的姜姓又集中了22%。山东是姜姓第一大省,约占姜姓总人口的11%。全国形成了东部鲁豫、东北三省两块姜姓聚集地区。在600年期间,姜姓人口流动的程度和方向与宋元明期间有很大的区别,由东南部向华中、华北、西部的回迁十分强劲,而且向东北的移民成为重要的流向。()

在东北三省、内蒙古东部、山东东部,姜姓一般占当地人口的比例在0.88%以上,中心地区可达2.4%以上,以上地区覆盖面积占了总国土面积的13.7%,居住了大约43%的姜姓人群。在山东大部、河北东部、京津、豫鄂大部、皖苏浙、湘赣闽北部、广西北段、贵州、四川西部、重庆东南、甘肃西南、青海东南,姜姓在当地人群中的分布比例在0.29%—0.58%之间,其覆盖面积占了总国土面积的18.9%,居住了大约35%的姜姓人群。

发布时间:2023-12-20

本文标签: 来源

本文链接:http://m.51sio2.cn/article/38z1ophuoa061.html

版权声明:国学经典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删除!

周姓的来源


周姓的来源

周姓的来源 一、来源有五。 1、出自古周国。 5000年前的黄帝时代已经存在周部落,黄帝之臣有周昌和周书,他们都是周部落的人。周部落就是古周国,当属黄帝族。黄帝时代我国西北
时间:2023-12-01 ► 详细

郑姓的来源


郑姓的来源

郑姓的来源 一、来源有四 1、出自子姓。契,是黄帝的后裔,发明刻木记事的人,被赐姓子,其后代汤建立了商朝。 到商王武丁时,武丁的儿子被封为奠侯,以主持祭奠用酒而得名,为
时间:2023-11-22 ► 详细

孙姓的来源


孙姓的来源

孙姓的来源 一、来源有五。 1、出自姬姓。 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灭商,封其同母胞弟姬封于康,侯爵,史称康叔。周武王死后,周成王年幼,三监联合殷王武庚叛乱,为周武王四弟周公
时间:2024-01-13 ► 详细

田姓的来源


田姓的来源

田姓的来源 一、来源有三。 1、出自官名 。 田氏之先,职赋田,因为氏。田,即甸,应是被商王派驻在商都以外的农垦的职官,卜辞中有记载。田官为商王提供谷物及龟甲,其官世代
时间:2023-12-07 ► 详细

夏侯姓的来源


夏侯姓的来源

夏侯姓的来源 一、来源有一。 1、源于姒姓,夏侯为中国复姓,周武王克商之后,封禹的后裔东楼公于杞(今河南杞县)。 公元前445年,楚国灭杞国,杞国国君杞简公的弟弟姒佗逃往鲁
时间:2024-01-01 ► 详细

子车姓的来源


子车姓的来源

子车姓的来源 一、来源有二。 1、源于嬴姓,出自春秋初期秦国公族子车氏之后,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 春秋初期,秦国有一个大夫名叫子车,其后裔子孙就以先祖的名字为姓氏,称子
时间:2024-01-10 ► 详细

淳于姓的来源


淳于姓的来源

淳于姓的来源 一、来源有二。 1、源于姜姓,出自周武王给炎帝后代姜姓淳于公的封地,属于以国名为氏。 原夏王朝时期有一个斟灌国,是姜姓小诸侯,周武王姬发灭商纣之后,将其封
时间:2023-12-08 ► 详细

俞姓的来源


俞姓的来源

俞姓的来源 一、来源有三。 1、出自黄帝时良医俞跗。 据说俞跗的医术不仅限于“对症下药”。实际已能“割皮解肌,洗涤五脏”,达到去病根的水准,被称为“俞”,是痊愈之意,因
时间:2023-11-23 ► 详细

丰姓的来源


丰姓的来源

丰姓的来源 一、来源有五。 1、源于高辛氏,出自上古时期帝喾臣子丰侯且,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 帝喾高辛氏,名姬俊,又名高阳氏,号亡斤,公元前2315~前2213年待考,是轩辕黄帝
时间:2024-01-04 ► 详细

师姓的来源


师姓的来源

师姓的来源 一、来源有八。 1、以官名为氏 据史书记载,上古时期,辅佐君王的重要大臣皆称师。据史籍《姓谱》记载,夏、商时代,管理乐技的职官名称就叫作“师”,如上古时期的
时间:2023-12-20 ► 详细

巩姓的来源


巩姓的来源

巩姓的来源 一、来源有四。 1、出自姬姓,是以地名命姓的姓氏。 周朝周敬王有个同族卿士简公受封于巩邑(今河南省巩县),称为巩简公。巩简公一度执掌朝政,他鉴于周王室的历次
时间:2023-12-18 ► 详细

终姓的来源


终姓的来源

终姓的来源 一、来源有二。 1、出自高阳氏,是黄帝孙颛顼的后裔。 颛顼有子老童,老童生子吴回,吴回生子陆终,陆终的孙子以祖父的字为姓,称为终姓。 2、夏朝有太史令终古,他
时间:2023-12-17 ► 详细

瞿姓的来源


瞿姓的来源

瞿姓的来源 一、来源有二。 1、源出自古瞿国。 《宣和博古图》上有商器,名瞿父鼎。可见在商朝已有瞿国,古瞿国在益州之瞿上,故城在今四川双流东之瞿上城,以国为氏。瞿氏的历
时间:2024-01-12 ► 详细

容姓的来源


容姓的来源

容姓的来源 一、来源有五。 1、出自虞姓,来源于舜的后裔,以祖名为氏。 相传舜有八个儿子,都是聪颖精明的,号称“八恺”,其中就有一个叫仲容的,他的后代便以容作为姓氏。
时间:2023-11-28 ► 详细

茅姓的来源


茅姓的来源

茅姓的来源 一、来源有四。 1、源于姬姓, 出自周朝周公第三子茅叔,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 2、源于姬姓 ,但出自春秋时期晋国大夫先茅,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 3、源于姬姓, 但出
时间:2023-11-26 ► 详细

匡姓的来源


匡姓的来源

匡姓的来源 一、来源有六。 1、源于姬姓,出自春秋时期鲁国大夫施孝权之家臣句须,属于以封邑名称为氏。 春秋时期,鲁国大夫施孝权有个家臣名叫句须,后出任匡邑宰(今河南新乡
时间:2024-01-08 ► 详细

岳姓的来源


岳姓的来源

岳姓的来源 一、来源有二。 1、源出于姜姓,汉族的岳氏是一个古老的姓氏。 相传上古时代,尧帝时有诸侯四岳之职,又称太岳、岳伯,是炎国学经典农氏的后人,四岳是一种非常庄严
时间:2024-01-04 ► 详细

晋姓的来源


晋姓的来源

晋姓的来源 一、来源有三。 1、源出于姬姓,晋是中国一个古老的汉族贵族姓氏,是中国大周王朝晋侯的嫡系后裔子孙。 周成王姬诵时期,唐国(今山西省冀城县西)有乱,周公旦平灭
时间:2023-12-25 ► 详细

柯姓的来源


柯姓的来源

柯姓的来源 一、来源有四。 1、出自姬姓。 春秋时吴公子柯卢之后,因氏。吴公子柯卢,一作柯芦。 2、出自姜姓 。 柯姓,春秋时齐太公之裔。齐大夫食采于柯泽,故地在今山东东阿
时间:2023-11-29 ► 详细

杭姓的来源


杭姓的来源

杭姓的来源 一、来源有五 1、源于姬姓,出自春秋时期鲁国大夫亢父之后,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 据史籍《战国策·齐策》的记载,春秋时期,鲁国有个贵族受封于军事要地亢父(今山东
时间:2023-12-05 ► 详细

包姓的来源


包姓的来源

包姓的来源 一、来源有六。 1、源自风姓。 相传伏羲氏之后,伏羲氏也称庖牺氏,庖、苞、包古通用,后人有包氏。 2、源于芈姓。 出自春秋时楚国大夫申包胥的后裔,属于以先祖名字
时间:2023-11-28 ► 详细

洪姓的来源


洪姓的来源

洪姓的来源 一、来源有三。 1、来源共氏 。 东汉灵帝时,十常侍作乱,有帝随从官共姓者,为避祸改姓洪,原籍敦煌,改洪姓后徒青州,至三国吴,其后裔宣城人洪矩为庐江太守。所
时间:2023-12-25 ► 详细

滑姓的来源


滑姓的来源

滑姓的来源 一、来源有四。 1、出自姬姓,以国名为氏。 据《英贤传》载,“同公族后有滑氏。”据《通志·氏族略·以国为氏》载,西周时有一个滑国,是周朝分封的同姓小国,国君
时间:2023-12-10 ► 详细

巫姓的来源


巫姓的来源

巫姓的来源 一、来源有二。 1、源出子姓。 《风俗通》:“以职为氏。凡氏于事,巫、卜、陶、匠是也。”古代以巫作为职业有神巫和医巫之分,有时合一。殷人重巫,巫的贤人能左右
时间:2023-12-05 ► 详细

钦姓的来源


钦姓的来源

钦姓的来源 一、来源有七。 1、源于乌桓族。 出自汉末渔阳地区乌桓部奠长,属于以钦差御使尊称为氏。 2、源于地名。 出自古代赣地汝河支流师水所出之钦山,属于以地名为氏。 3、
时间:2024-01-07 ► 详细

钭姓的来源


钭姓的来源

钭姓的来源 一、来源有一 1、出自姜姓,为炎帝之后,以器皿为氏。 战国时,田氏代齐之后,原来齐国的国君康公被放逐到海上,生活十分艰苦,居洞穴,食野菜,以青铜酒器钭作釜锅
时间:2023-11-20 ► 详细

游姓的来源


游姓的来源

游姓的来源 一、来源有六。 1、源于姬姓,出自春秋时期郑国国君郑穆公之子公子偃,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 春秋时期,周厉王的儿子姬友,被其兄周宣王封于郑邑,之后建立了著名的
时间:2024-01-16 ► 详细

蔺姓的来源


蔺姓的来源

蔺姓的来源 一、来源有一。 1、源于姬姓,出自春秋时期晋献公后裔韩康的封邑,属于以封邑名称为氏。 春秋时期,晋献公姬佹诸将自己的的小儿子姬成师封于韩地(今陕西韩城),由
时间:2023-11-27 ► 详细

籍姓的来源


籍姓的来源

籍姓的来源 一、来源有二。 1、出自姬姓,以官职为氏。 春秋时期,晋国有个公族叫作伯厣的,是晋襄公的孙子(一说是晋国大夫荀林父的孙子),在朝廷里面专门负责管理晋国典籍的
时间:2023-12-26 ► 详细

符姓的来源


符姓的来源

符姓的来源 一、来源有二。 1、源出姬姓。 战国时鲁顷公之孙公雅,出什秦国,为符玺令,掌管符玺符令。其支庶子孙以其官为氏。姬姓符氏的历史有2200多年。 2、外族基因的流入 进
时间:2024-01-02 ►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