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中药材

归大肠经性温的中药

松木皮
松木皮,中药名。为松科植物思茅松PinuskesiyaRoyleexGord.var.langbianensis(A.Chev.)Gaussen、马尾松PinusmassonianaLamb.或同属植物的树皮。思茅松分布于云南等地。马尾松分布于陕西、江苏、安微、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等地。具有祛风除湿,活血止血,敛疮生肌之功效。常用于风湿骨痛,跌打扭伤,金刃伤,肠风下血,久痢,湿疹,烧烫伤,痈疽久不收口。
中文名称松木皮
性味归经味苦,性温。归肺、大肠经
药材分类植物
乌桕根皮

乌桕根皮,中药名。为大戟科植物乌桕Sapium sebiferum(L.)Roxb.的干燥根皮。具有泻下逐水,消肿散结,解蛇虫毒的功效。主治水肿,癥瘕积聚,脚胀,大、小便不通,疔毒痈肿,湿疹,疥癬,毒蛇咬伤。


中文名称乌桕根皮
别名木樟树、卷子树、白蜡树、蜡烛树、卷跟白皮、乌桕木根白皮
性味归经味苦,性微温;归肺、肾、胃、大肠经
毒性有毒
药材分类植物
皂荚根皮

皂荚根皮,中药名。为豆科植物皂荚Gleditsia horrida Mak的根皮。具有祛风解毒,收肠止脱的功效。主治风热痰气,肺腑风毒,风湿痹痛,无名肿痛,产后肠脱不收。


中文名称皂荚根皮
拉丁文名Gleditsia horrida Mak
别名木乳
性味归经味辛,性温;归肺、大肠经
药材分类植物
枫柳皮

枫柳皮,中药名。为胡桃科植物枫杨PterocaryastenopteraC.DC.的树皮。分布于华东、中南、西南、及陕西、台湾,东北和华北仅有栽培。具有祛风止痛,杀虫,敛疮之功效。用于风湿麻木,寒湿骨痛,头颅伤痛,齿痛,疥癣,浮肿,痔疮,烫伤,溃疡日久不敛。


中文名称枫柳皮
别名枫杨皮
性味归经辛、苦,温。归肝、大肠经
毒性小毒
药材分类植物
榧根皮

榧根皮,中药名。为红豆杉科植物榧树TorreyagrandisFort.exLindl.的根皮。分布于江苏南部、浙江、福建北部、安徽南部及大别山区、江西北部、西至湖南西南部及贵州松桃等地的海拔1400m以下的山地;浙江西天目山海拔1000m以下地带有野生大树。具有祛风除湿之功效。用于风湿肿痛。


中文名称榧根皮
性味归经味甘,性温。归脾、大肠经
药材分类植物
米皮糠

米皮糠,中药名。为禾本科稻属植物稻OryzasativaL.的颖果经加工而脱下的果皮。植物稻,亚洲热带广泛种植,我国南方为主要产稻区,北方各省均有栽种。具有开胃,下气之功效。主治噎膈,反胃,脚气。


中文名称米皮糠
别名舂杵头细糠《别录》,谷白皮《千金翼方》,细糠《圣惠方》,杵头糠《圣济总录》,米秕(汪颖《食物本草》),米糠《验方新编》。
性味归经味甘、辛,性温。入胃、大肠经
毒性无毒《品汇精要》
药材分类植物
乌桕木根皮

乌桕木根皮,中药名。为大戟科乌桕属植物乌桕Sapiumsebiferum(L.)Roxb.的根皮或树皮。植物乌桕,分布于我国黄河以南各省区,北达陕西、甘肃。具有泻下逐水,消肿散结,解蛇虫毒之功效。主治水肿,症瘕积聚,膨胀,大、小便不通,疔毒痈肿,湿疹,疥癣,毒蛇咬伤。


中文名称乌桕木根皮
别名乌桕木根白皮《纲目》,卷根白皮《草木便方》,卷子根《分类草药性》
性味归经味苦,性微温。入肺、肾、胃、大肠经
毒性有毒
药材分类植物
柱果木榄果

柱果木榄果,中药名。为红树科植物柱果木榄Bruguieracylindrica(Linn.)Bl.的果实和胚轴。分布于海南。具有收敛止泻之功效。用于久泄。


中文名称柱果木榄果
性味归经味涩,性温。归大肠经
药材分类植物
酸石榴

酸石榴,中药名。为石榴科植物石榴PunicagranatumL.一种味酸的果实。我国大部分地区均有分布。具有止渴,涩肠,止血之功效。常用于津伤燥渴,滑泻,久痢,崩漏,带下。


中文名称酸石榴
别名醋石榴
性味归经味酸,性温。归胃、大肠经
毒性无毒《纲目》
药材分类植物
柠檬叶

柠檬叶,中药名。为芸香科植物黎檬CitruslimoniaOsbeck或柠檬Citruslimon(L.)Burm.f.的叶。黎檬原产亚洲,现我国南部多有栽培;柠檬广东有栽培。具有化痰止咳,理气和胃,止泻之功效。常用于咳喘痰多,气滞腹胀,泄泻。


中文名称柠檬叶
性味归经味辛、甘、微苦,性微温。归肺、胃、大肠经
毒性无毒(《南宁市药物志》)
药材分类植物
乌桕叶

乌桕叶,中药名。为大戟科乌桕属植物乌桕Sapiumsebiferum(L.)Roxb.的叶。植物乌桕,分布于我国黄河以南各省区,北达陕西、甘肃。具有泻下逐水,消肿散瘀,解毒杀虫之功效。主治水肿,大、小便不利,腹水,湿疹,疥癣,痈疮肿毒,跌打损伤,毒蛇咬伤。


中文名称乌桕叶
别名卷子叶《分类草药性》,油子叶《生草药手册》,虹叶《岭南草药志》
性味归经味苦,性微温。入肺、肾、胃、大肠经
毒性有毒
药材分类植物

因篇幅关系,以归大肠经性温的中药只列出前180个,共5618个

国学经典 www.51sio2.cn

字母索引

国学经典
©2022 m.51sio2.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