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乌,中药名。为毛茛科植物甘青乌头Aconitumtanguticum(Maxim.)Stapf的块根。分布于四川西南部。具有祛风湿,止痛之功效。常用于风寒湿痹,关节疼痛。
红瑞木,中药名。为山茱萸科植物红瑞木SwidaalbaOpiz的树皮、枝叶。分布于东北、华北及陕西、甘肃、青海、山东、江苏、浙江、江西等地。具有清热解毒,止痢,止血之功效。常用于湿热痢疾,肾炎,风湿关节痛,目赤肿痛,中耳炎,咯血,便血。
麻柳树根,中药名。为胡桃科枫杨属植物枫杨PterocaryastenopteraC.DC.的根或根皮。分布于华东、中南、西南、及陕西、台湾,东北和华北仅有栽培。具有祛风止痛,杀虫止痒,解毒敛疮之功效。主治风湿痹痛,牙痛,疥癣,疮疡肿毒,溃疡日久不敛,汤火烫伤,咳嗽。
撒发,中药材名。本品为毛茛科植物保山乌头的块根。拉丁植物名:AconitumnagarumStapf[A.bullatifoliumVAR.homotrichumW.T.Wang]采收和储藏:秋、冬季节采挖块根,洗净,晒干。功能主治为:祛风胜湿;通络止痛。主风寒湿痹;头痛。
火焰子,中药名。为毛茛科乌头属植物松潘乌头Aconitum sungpanense Hand.Mazz.的根。具有祛风胜湿,散寒止痛,散瘀消肿的功效。主治风寒湿痹,肢节疼痛,牙痛,跌打损伤,痈疮肿毒,神经痛。
冰球子,中药名。为兰科植物独蒜兰Pleione bulbocodioides(Franch.)Rolfe的假鳞茎。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散结的功效。主治痈疽恶疮,瘰疬结核,咽痛喉痹,蛇、虫咬伤。
水胡满根,中药名。为马鞭草科植物苦郎树Clerodendruminerme(L.)Gaertn.的根。分布于福建、台湾、广东、海南、广西等地。具有清热燥湿,活血消肿之功效。用于风湿热痹,肢软乏力,流感,跌打肿痛。
黄龙须,中药材名。本品为桑科植物黄葛树的气根。功能主治为:行气,除风,除寒,除湿。治风湿麻木,筋骨痛,跌打损伤,痨伤腰背酸痛,湿肿,虚弱,外伤痨伤吐血。
茉莉根,中药名。为木犀科植物茉莉Jasminumsambac(L.)Ait.的根。我国南方各地广为栽培。原产印度。具有麻醉,止痛之功效。用于跌打损伤及龋齿疼痛,亦治头痛,失眠。
因篇幅关系,以味苦性热的中药材只列出前180个,共638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