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面子,中药名。为植物人面子(DracontomelonduperreanumPierre[D.daoauct.non(Blanco)Merr.etRolfe;D.sinenseStopf])的果实。秋季采收果实,晒干,或渍盐。可入药,味甘、酸,性凉。归脾、胃、肝经。具有健胃、生津、醒酒、解毒的功效。主治食欲不振、热病口渴、醉酒、咽喉肿痛、风毒疮痒等疾病。
人面子叶为漆树科人面子属植物人面子(DracontomelonduperreanumPierre[D.daoauct.non(Blanco)Merr.etRolfe;D.sinenseStopf])的叶。解毒敛疮。主治烂疮,褥疮。分布于广东、海南、广西、云南等地。味苦、酸,性凉。归胃经。具有解毒敛疮之功效。主治烂疮、褥疮。
乳白香青,中药名。为菊科植物乳白香青AnaphalislacteaMaxim.的全草。分布于甘肃、青海、四川等地。具有清热止咳,散瘀止血之功效。常用于感冒头痛,肺热咳嗽,外伤出血。
柔毛艾纳香,中药材名。本品为菊科柔毛艾纳香Blumeamollis(D.Don)Merr.[B.wightianaDC.],以全草、叶入药。功能主治为:消炎,解热。主治肺炎,咳喘,胸膜炎,乳腺炎,春温风热;外用治口腔炎。
茸草,中药名。为玄参科植物钟萼草Lindenbergiaphilippensis(Cham.)Benth.的叶。分布于湖北、湖南、广东、广西、贵州、云南。具有祛风除湿,解毒敛疮之功效。常用于风湿痹痛,咽喉肿痛,骨髓炎,皮肤湿疮,疔疮肿毒,顽癣。
如意草,中药名。为堇菜科植物如意草ViolahamiltonianaD.Don[V.arcua-taBl.;V.alataBurgersd]的全草。分布于台湾、广东、云南等地。具有清热解毒,散瘀止血之功效。常用于疮疡肿毒,乳痈,跌打损伤,开放性骨折,外伤出血,蛇伤。
润肺草,中药名。为萝藦科植物润肺草BrachystelmaeduelColl.etHemsl.的块根。分布于广西、云南等地。具有润肺止咳之功效。常用于肺燥咳嗽。
热痱草,中药材名。本品为唇形科植物疏花荠薴的全草。拉丁植物名:Mosladianthera(Ham.)Maxim[M.remotifloraSun]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全草,晒干或鲜用。功能主治为:发表祛暑;利湿和中;消肿止血;散风止痒。主风寒感冒;阴暑头痛;恶心;脘痛;白痢;水肿;衄血;痔血;疮疖;阴痒;湿疹;痱毒;外伤出血;蛇虫咬伤。
日照飘拂草,中药名。为莎草科植物日照飘拂草Fimbristylismiliacea(L.)Vahl.的全草。我国除东北、西北地区外均有分布。具有清热利尿之功效。常用于暑热少尿,尿赤。
瑞连草,中药名。为菊科植物钻叶紫菀AstersubulatusMichx.的全草。分布于西南及江苏、浙江、江西、湖南等地。具有清热解毒之功效。常用于痈肿,湿疹。
因篇幅关系,以字母R开头的中药名只列出前61个,共61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