鼠皮,中药名。为鼠科动物褐家鼠RattusnorvegicusBerkenhout和黄胸鼠RattusflavipectusMilne-Edwards的皮。褐家鼠分布几遍全国。黄胸鼠分布于长江流域以南各地。具有解毒敛疮之功效。用于痈疖疮疡久不收口,附骨疽。
无患子皮,中药名。为无患子科无患子属植物无患子SapindusmukorossiGaertn.的果皮。植物无患子,分布于我国华东、中南至西南地区。具有清热化痰,止痛,消积之功效。主治喉痹肿痛,心胃气痛,疝气疼痛,风湿痛,虫积,食滞,肿毒。
大二郎箭,中药名。为马鞭草科植物大二郎箭LippianodifloraRichVarSarmentosaSchou的全草。具有活血止血,清热通淋的功效。主治吐血,跌打损伤,咳嗽,热淋,血淋。
鸟不企,中药名。为五加科植物黄毛檧木AraliadecaisneanaHance的根。鸟不企分布于江西、福建、台湾、广东、广西、贵州、云南等地。具有祛风除湿,活血通经,解毒消肿之功效。常用于风热感冒头痛,咳嗽,风湿痹痛,腰腿酸痛,湿热黄疸,水肿,淋浊,带下,闭经,产后风痛,跌打肿痛,胃脘痛,咽喉肿痛,牙龈肿痛。
滇南鸟足兰,中药名。为兰科植物滇南鸟足兰SatyriumnepalenseD.Don.的块茎。分布于云南。具有壮腰益肾,养血安神之功效。常用于肾虚腰痛,慢性肾炎,面足浮肿,心脏病,白带异常。
建兰叶,中药名。为兰科植物建兰cymbidium ensifolium(L.)Sw.的叶。具有清热,凉血,理气,利湿的功效。主治咳嗽,肺痈,吐血,咯血,白浊,白带,疮毒,疔肿。
木豆叶,中药名。为豆科木豆属植物木豆Cajanuscajan(Linn.)Millsp.的茎叶。植物木豆,浙江、福建、台湾、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等地有栽培。具有解毒消肿之功效。主治小儿水痘,痈肿疮毒。
柑叶,中药名。为芸香科植物茶枝柑CitruschachiensisHort.等多种柑类的叶,主要分布于珠江三角洲一带,以新会、四会栽培最多。广州近郊也有栽培。具有行气宽胸,疏肝和胃,解毒消痈之功效。用于胸膈满闷,胁肋胀痛,经行不畅,肺痈,乳痈,乳岩。
无花果叶,中药名。为桑科榕属植物无花果FicuscaricaL.的叶。植物无花果,我国各地均有栽培。具有清湿热,解疮毒,消肿止痛之功效。主治湿热泄泻,带下,痔疮,痈肿疼痛,瘰疬。
南烛叶,中药名。为杜鹃花科植物乌饭树VacciniumbracteatumThunb.的叶或枝叶。南烛根分布于华东、中南至西南以及台湾等地。具有益肠胃,养肝肾之功效。常用于脾胃气虚,久泻,少食;肝肾不足,腰膝乏力,须发早白。
苦瓠叶,中药名。为葫芦科植物小葫芦Lagenariasiceraria(Molina)Standl.var.microcarpa(Naud.)Hara的叶。我国各地均有栽培。具有解毒之功效。常用于蛇虫蛤蟆毒等。
因篇幅关系,以归心经性平的中药只列出前180个,共8774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