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方剂

字母N开头的中药方剂名字

内补当归建中汤
内补当归建中汤,中医方剂名。出自《备急千金要方》卷三。具有滋阴和阳,柔肝缓急之功效。主治妇人产后体虚羸瘦,腹中绞痛,食欲不振,面色萎黄,唇口干燥,乳汁缺乏。①《备急千金要方》:产后虚羸不足,腹中绞痛不止,吸吸少气,或苦小腹拘急,痛引腰背,不能饮食。②《鸡峰普济方》:胁肋牵痛,皮肤枯槁,肌肉消瘦,妇人产血过多,崩伤内竭,面目脱色,唇口干燥,产后服之,令人丁壮。③《产科发蒙》:产后三四朝,若无寒热,脉虚数而乳汁绝不出者。症见主证兼见舌淡少苔。临床上常用于治疗产后腹痛。
名称内补当归建中汤
别名当归建中汤(《千金翼》卷六)、内补当归汤(《鸡峰普济方》卷十六)、内补建中汤(《产科发蒙》卷三)
出处《备急千金要方》卷三
功用滋阴和阳,柔肝缓急
主治妇人产后体虚羸瘦,腹中绞痛,食欲不振,面色萎黄,唇口干燥,乳汁缺乏。①《备急千金要方》:产后虚羸不足,腹中绞痛不止,吸吸少气,或苦小腹拘急,痛引腰背,不能饮食。②《鸡峰普济方》:胁肋牵痛,皮肤枯槁,肌肉消瘦,妇人产血过多,崩伤内竭,面目脱色,唇口干燥,产后服之,令人丁壮。③《产科发蒙》:产后三四朝,若无寒热,脉虚数而乳汁绝不出者
内补竹叶黄芪汤

内补竹叶黄芪汤,中医方剂名。出自《鬼遗》卷四。主治痈。


名称内补竹叶黄芪汤
出处《鬼遗》卷四
主治
牛蒡解肌汤

牛蒡解肌汤,中医方剂名。出自《疡科心得集》卷上。主治①《疡科心得集》:头面风热,或颈项痰毒,风热牙痈。②《喉科家训》:烂喉丹痧初起,脉紧弦数,恶寒头胀,肤红肌热,咽喉结痹肿腐,遍身斑疹隐隐。


名称牛蒡解肌汤
出处《疡科心得集》卷上
功用祛风清热,消肿散结
主治①《疡科心得集》:头面风热,或颈项痰毒,风热牙痈。②《喉科家训》:烂喉丹痧初起,脉紧弦数,恶寒头胀,肤红肌热,咽喉结痹肿腐,遍身斑疹隐隐
趣味记忆牛京芝糊圆草盒很俏皮。 牛-牛蒡子,京-荆芥,芝-栀子,糊-石斛,圆-玄参,草-夏枯草,盒-薄荷,俏-连翘,皮-牡丹皮
宁神饮

宁神饮,中医方剂名。出自《仙拈集》卷二。具有清心化痰,养心安神之功效。主治风狂痰迷心窍。症见狂妄多言,少寐烦扰,苔黄腻,脉滑数。现代临床用于躁狂症、精神分裂症、反应性精神病、脑器质性精神障碍等证属痰热迷闭之轻症。


名称宁神饮
出处《仙拈集》卷二
功用清心化痰,养心安神
主治风狂痰迷心窍
宁神散

宁神散,中医方剂名。出自《儒门事亲》卷十二。主治寒嗽,风冷寒湿咳嗽。


名称宁神散
出处《儒门事亲》卷十二
主治寒嗽,风冷寒湿咳嗽
宁神汤《痘疹心法》

宁神汤,中医方剂名。出自《痘疹心法》卷二十二。具有《痘疹传心录》:养血安神之功效。主治①《痘疹心法》:疮疹收靥之后,真气虚弱,火邪内攻,发惊者。②《景岳全书》:心虚火盛,热躁惊搐。


名称宁神汤《痘疹心法》
出处《痘疹心法》卷二十二
功用《痘疹传心录》:养血安神
主治①《痘疹心法》:疮疹收靥之后,真气虚弱,火邪内攻,发惊者。②《景岳全书》:心虚火盛,热躁惊搐
糯米固肠汤

糯米固肠汤,中医方剂名。出自《饮食疗法》。具有健脾暖胃,温中止泻之功效。主治小儿脾胃虚寒泄泻症。


名称糯米固肠汤
出处《饮食疗法》
功用健脾暖胃,温中止泻
主治小儿脾胃虚寒泄泻症
弄舌散

弄舌散,中医方剂名。出自《永乐大典》卷九七五引《保生论》。具有祛风定惊,安神醒脑之功效。主治小儿急惊弄舌。


名称弄舌散
出处《永乐大典》卷九七五引《保生论》
功用祛风定惊,安神醒脑
主治小儿急惊弄舌
宁嗽丸

宁嗽丸,中医方剂名。出自《中药成方配本》。具有宣肺利气之功效。主治风热咳嗽。


名称宁嗽丸
出处《中药成方配本》
功用宣肺利气
主治风热咳嗽
宁志丸

宁志丸,中医方剂名。出自《仁斋直指方》卷十一。具有滋阴补气,益智宁神之功效。主治心虚血少、惊悸怔忡,癫痫。


名称宁志丸
别名宁神定志丸(《北京市中药成方选集》)
出处《仁斋直指方》卷十一
功用滋阴补气,益智宁神
主治心虚血少、惊悸怔忡,癫痫

因篇幅关系,以字母N开头的中药方剂名字只列出前46个,共46个

国学经典 www.51sio2.cn

字母索引

国学经典
©2022 m.51sio2.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