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中药材

味涩性凉的中药材

酸藤木

酸藤木,中药名,(别名白背酸藤、通天霸、炮子藤、透地龙、鸡母酸、酸醋木、海底龙、入地龙)。为紫金牛科植物酸藤子Embelialaeta(L.)Mez的枝叶或根。分布于江西、福建、台湾、广东、海南、广西、云南等地。具有清热解毒,散瘀止血之功效。常用于咽喉红肿,齿龈出血,痢疾,泄泻,疮疖溃疡,皮肤瘙痒,痔疮肿痛,跌打损伤。


中文名称酸藤木
性味归经味酸、涩,性凉。归心、脾经
药材分类植物
吊白叶

吊白叶,中药名。为忍冬科植物水红木ViburnumcylindricumBuch.-Ham.exD.Don的叶或根、花。分布于云南、四川、贵州、广西、湖北等地。具有清热凉血,化湿通络之功效。常用于燥咳,痢疾,风湿疼痛,跌打损伤,疮疡疥癣。


中文名称吊白叶
别名粉帕叶、粉桐叶
性味归经味淡、涩,性凉。归肺经。
毒性无毒
药材分类植物
葛叶

葛叶,中药名。为豆科葛属植物野葛Pueraria lobata(Willd.)Ohwi、甘葛藤P.thomsonii Benth.的叶。具有止血的功效。主治外伤出血。


中文名称葛叶
性味归经味甘、微涩,性凉
药材分类植物
山核桃叶

山核桃叶,中药材名。本品为胡桃科植物山核桃的叶。拉丁植物名:CaryacathayensisSarg.[Hicoriacathayensis(Sarg.)Chum]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洗净,鲜用。功能主治为:清热解毒;杀虫止痒。主脚趾湿痒;皮肤癣证。


中文名称山核桃叶
性味归经苦;涩;性凉。
药材分类植物
马鞍叶

马鞍叶,中药材名。本品为豆科羊蹄甲属植物马鞍叶羊蹄甲BauhiniafaberiOliv.,以根、幼枝及叶入药。根全年采,幼枝及叶夏季采,晒干。功能主治为:根:止泻,安神,止痛,散结。用于腹泻,神经功能症,筋骨疼痛;外用治颈淋巴结结核。叶、幼枝:解湿毒,祛腐生肌。用于天疱疮,顽癣,皮肤湿疹,疮痈溃烂,烧烫伤。


中文名称马鞍叶
别名夜关门、蝴蝶风、羊蹄藤、夜合叶。
性味归经根:酸、涩,平。叶、幼枝:苦、涩,凉。
药材分类植物
翻白叶

翻白叶,中药名。为蔷薇科植物长柔毛委陵菜PotentillagriffithiiHook.f.var.velutinaCard.的根。分布于四川、云南、西藏等地。具有行气消食,收敛止血,清热活血之功效。常用于食积胃痛,胃及十二指肠溃疡,小儿疳积,痢疾,产后流血过多,小儿惊风,面神经麻痹。


中文名称翻白叶
别名小管仲、地皮风、小天青
性味归经味涩、微苦、微辛,性凉。归胃、肝、大肠经
毒性无毒
药材分类植物
紫珠叶

紫珠叶,中药名。为马鞭草科植物杜虹花CallicarpaformosanaRolfe.的干燥叶。夏、秋二季枝叶茂盛时采摘,干燥。具有凉血收敛止血,散瘀解毒消肿之功效。常用于衄血,咯血,吐血,便血,崩漏,外伤出血,热毒疮疡,水火烫伤。


中文名称紫珠叶
性味归经苦、涩,凉。归肝、肺、胃经
药材分类植物
救军粮叶

救军粮叶,中药名。为蔷薇科火棘属植物火棘 Pyracantha fortuneaa(Maxim.)Li的叶。具有清热解毒,止血敛汗的功效。主治疮疡肿痛,目赤,便血,外伤出血,盗汗。


中文名称救军粮叶
拉丁文名Pyracantha fortuneaa(Maxim.)Li
别名红子叶、火把果叶
性味归经味微苦、涩,性凉
药材分类植物
小叶黑面叶

小叶黑面叶,中药名。为Breynia patens Benth.的根及叶。具有清热解毒,止血止痛的功效。主治感冒发热,扁桃体炎,咽喉炎,急性胃肠炎,痢疾,月经过多,崩漏,白带,痛经;外用治外伤出血,疮疖,湿疹,皮肤瘙痒,烧伤。


中文名称小叶黑面叶
别名小柿子、地石榴、黑面叶、跳八丈、小叶山漆茎。
性味归经味苦、涩,性凉
药材分类植物
叶上花

叶上花,中药名。为山茱萸科青荚叶属植物西南青荚叶Hewingia himalaica Clarke和青荚叶H.japonica(Thunb.)Dietr.的全株及根。具有活血化瘀,清热解毒的功效。主治跌打损伤,骨折,风湿性关节炎,胃痛,痢疾,月经不调;外用治烧烫伤,疮疖痈肿,毒蛇咬伤。


中文名称叶上花
别名叶上珠
性味归经味苦、微涩,性凉
药材分类植物

因篇幅关系,以味涩性凉的中药材只列出前180个,共16350个

国学经典 www.51sio2.cn

字母索引

国学经典
©2022 m.51sio2.cn